【人物专访】
四道菜陈立:人口是承载生活圈的基础 好的商业才能提高生活品质

  编者按:随着城市的扩张,单中心格局变为多中心格局,对于购房者而言,所谓中心,即能否形成自成体系的生活配套圈。所谓“生活圈”,应指在一定区域内已经形成或将要形成的集商业、交通、学校、医疗等基本生活配套体系,足以保障区域内日常生活需求。赢商网以福州为试点,推出城市生活圈盘点与巡礼,目的在于城市急速扩张之际,引导消费者视野,通过业内专家人士从生活功能角度,重新审视城市的版图发展。

  就目前城市生活圈而言,福州已形成、或将形成哪些生活圈?这些生活圈的发展对未来福州人口、商业等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赢商网福建站特采访了四道菜创始人陈立,通过品牌商的视角,解读福州城市生活圈的发展进程。

  赢商网:从“都市生活圈”概念出发,您认为现在福州已形成、或即将形成的生活圈有哪些?未来发展如何?

  陈立:对于生活圈的体系,近几年福州相对全国来说,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城市板块逐渐外扩,原本老福州的生活圈,例如东街口,拥有着三坊七巷的旅游配套,除了商业本质外,还携带着历史与旅游属性,受到当地及外地人的喜好,这是其优势。

  而东二环泰禾属于大体量的商业项目,是一个待成型生活圈。其周边人口密集,生活配套也在不断补充着,虽说仍欠缺教育板块,但如宜家项目等开业后,未来也将形成大型生活圈。还有就是万宝商圈一带,现在加上苏宁广场二期的加入,以及地铁的贯通,未来生活圈潜力无限。

  但是这些生活圈明显都存在医疗或教育配套缺失现象。而在福州周边、郊区,如闽侯南屿、大学城一带,如今居民购房的条件基本都是“未来地铁能通过家门口附近”,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居住的地方反而远离了市中心,随着近几年购物中心的开业,人们越多的聚集在城市周边,逐步形成了新的生活圈。

  赢商网:相对市区,您对长乐与马尾地区怎么看?

  陈立:未来长乐、马尾形成生活圈是必然的结果,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形成什么样的生活圈,要看政府怎么规划,不过最终都要归到一个本质问题上,那就是人口引进。吾悦广场、万星青鸾广场、印象汇等未来都将入驻长乐,长乐本地人口并不多,如何引进人口,人口是否能够承载整个生活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马尾地区,交通抵达福州市区只需要半小时,但是其老城区拥有的人口足够堵爆前往福州的交通路线,人口具有一定密集度。目前围绕着东方名城这个综合体,马尾已然形成了小型的、或者说是社区型的生活圈。

  赢商网:您最看好哪些生活圈的发展?

  陈立:东二环、万宝、以及东街口一带,这三个地区未来有望成为福州的名片,其档次、体验、整体配套都极好。不过,商业若不进行变革,消费力向外流失是必然。

  目前,仓山金山片区的消费力外溢的非常明显,比如说越过尤溪洲大桥,消费者就能抵达台江板块,地铁开通后,也能够辐射到大学城板块,它像是中间承接的点。不过,仓山板块将会有更多的商业项目入驻,未来发展可以期待。

  赢商网:您认为生活圈可辐射范围多少?

  陈立:3-8公里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现在商业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之间的流通量越来越广,包括购物中心的品牌的竞争。要形成生活圈,必然要有一个无可取代的东西作为中心,这个“中心”通常就是指购物中心。随着购物中心的改造、新MALL的建立,人口会逐渐形成一个“固态”的圈子,人们的选择性越多,生活圈反而越固定。

  如今福州的综合体不是不够,而是没有差异化,复制粘贴的购物中心能吸引的消费者并不多了,就近原则成了消费者的最优选择。购物中心要做强,必须要有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特色,避免同化。

  赢商网:您认为地铁对生活圈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陈立:地铁的建设带给人方便,交通出行上有更多的舒适感,打破了人们出行的距离局限。同时,它将加剧商业生活圈的竞争。

  MALL要活下去,就必须吸引到人流,福州的商业近两年来在疯狂的改造升级,要么活下去,要么被后浪拍打到沙滩上。地铁会引流更远的消费者的同时,也会使购物中心失去客流,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购物中心自身的做大做强。

  赢商网:对于上述所提到的生活圈,贵企业是否参与其中,并担当怎样的角色?

  陈立:福州不同于北上广深,福州人口基数有限,未来综合体越多,但人口未必能分得均匀,所以未来福州的综合体一定是一种过胜的状态。从目前购物中心餐饮业态来看,中式正餐并没有多大优势,但是四道菜主打闽菜,做当地的特色菜,跟千篇一律的购物中心餐饮品牌来比较,反而有了优势。

  生活圈,重点就是“生活”,现在生活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四道菜就是一家充满生活气息的品牌,包括主打菜海蛎煎,起源自闽南,有着明显地域的符号。

  四道菜一直在坚持,不论是从价格、口感还是菜品、门店颜值上,从生活入手,站在顾客角度,了解顾客的喜好,解决小家庭的消费。

陈立陈立
四道菜 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