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消亡论”说法过时 越来越多的电商要开线下门店

好奇心日报 记者 张金晶   2016-02-05 09:51
核心提示:开设实体门店的意义不仅仅是避开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从线下引流。消费大多还发生在线上,因为价格优势摆在那里,一般要比实体品牌低 20% 到 40% 左右。

  去年 11 月,亚马逊在西雅图地区开设了第一家实体书店。书店里有 5000 种书籍,都是根据网站上的消费数据挑选出来的。现在,亚马逊说未来将在美国开设 300 到 400 家实体书店。

  可以预见,那些“零售店的未来在线上”等曾经的流行观点很快就会过时。即便更多的商家们依然处于试水和观望的阶段,但已经准备随时“跳反”。尤其,像亚马逊这样的线上零售巨头已经开始行动,三四百家门店并非小数目,显然也得有所获才能放言如是。

  “全渠道”这个词汇成为了新的热词,所有品类的零售商都会在每一个决策背后对其探讨一番。我们不久前刚介绍了淘宝出身的互联网服装品牌“茵曼”,其创始人方建华在去年 7 月开始“千城万店”计划,也是为了“全渠道”。

  想要做实体店的原因不外乎两个大点。

  其一,线上零售店的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根据卫报作者 Mark Walsh 的说法,全美有 80 万在线商店,而人们只能用 Google 来获取,这个时候关键词位置就变得很昂贵,梅西百货和诺德斯特龙百货 2015 年第一季度花在关键词上的费用高达 640 万美元和 400 万美元。

  这个情况在中国来说也是一样,天猫的红利期结束,无论是淘宝个人店铺还是天猫商城,竞争愈发激烈,引流的费用也越来越高,虚拟店铺的“硬装”成本也并不低。

  其二,创造更好的客户体验。这在服装、配饰、化妆品、珠宝等需要试用的品类中尤其明显,对于新客户来说,试用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停留,对于老客户则加强了其品牌忠诚度。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开设实体门店的意义不仅仅是避开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从线下引流。消费大多还发生在线上,因为价格优势摆在那里,一般要比实体品牌低 20% 到 40% 左右。

  目前,“全渠道”的模式基本为两种。

  一个是像亚马逊那样,真正开设实体门店。因为目前还只有一家,不太好下判断。先以眼镜商 Warby Parker 为例。

  Warby Parker 成立于 2010 年,首先是在网上售卖。三年后,开始开设实体门店。第一家开在纽约 SOHO 地区,这样的选址是主流。此后两年多的时间内,实体店开到了大约 20 家左右,据称 2016 年将会增加另外 20 家。

  虽然公司没有透露具体的销售数据,但去年获得了 1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目前估值已经达到 12 亿美元。首席执行官 Dave Gilboa 公开表示实体店早已实现盈利,并且给线上商店带来了客观的流量。

  另一个模式则是构建 showroom。不在主要街道开设旗舰店铺销售,而是以 showroom 的方式进行试穿,消费依然发生在线上,当然可以在 Showroom 中直接帮助下单。这个方式节约了门店租金,并且没有积压库存的压力。比较典型的是如男装品牌 Bonobos。

  目前,Bonobos 已经有 20 家这样的 showroom,并被证明线下产生的订单两倍于线上,直接下单的比例较高。这个说法在此前“茵曼”创始人方建华的口中也被证实:线上点击后购买的转化率只有 15%,而线下实体店中试穿后购买的转化率高达 40%。

  这个模式的主要特征,除了不在主要街道开设线下空间,还有一点,这些 showroom 大多开设在品牌的主要市场中。比如“茵曼”的第一家直营门店就在上海,且未来只会开在一二线城市。

  不过,“茵曼”的实体店模式没有那么简单,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线上线下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竞争,或是简单的功能分化,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其可能会是“全渠道”模式的革新。

  根据数字营销研究机构 L2 研究员 Claude de Jocas 的说法,实体店会形成规模经济,未来将会有更大规模的扩张行为。“实体店消亡”的说法和“纸质书消亡”一样,已经成为一个过去时。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好奇心日报 记者 张金晶,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