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邦服饰正处于艰难时刻 龙头兴衰成行业困境缩影

网易财经赵妍 梁耀丹   2016-10-21 10:14
核心提示:美邦上周发布公告,称将出售全资子公司华邦科创100%股权的举动,被舆论认为是"出售资产以改善目前困境,缓解偿债压力"、"卖子解近渴"。

  以"不走寻常路"为人熟知,曾被誉为"中国服装界的黄埔军校"的美邦服饰(下称"美邦"),在近期连续几则公告之后,陷入舆论的风暴眼中。

  如果2016年再不盈利,美邦将面临"披星戴帽"的风险。由于陷入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连续亏损,以及2016年中期报预测第三季度仍将亏损的局面,美邦上周发布公告,称将出售全资子公司华邦科创100%股权的举动,被舆论认为是"出售资产以改善目前困境,缓解偿债压力"、"卖子解近渴"。

  而在此之前美邦面临的高管团队动荡,同样引人注目:9月30日,公司副总裁林海舟和刘毅选择辞职,两人分管的是供应链管理和市场;8月11日,公司董事周文武同样辞去了董事职务。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随后对上述情况表示了关注。除了对"13美邦01"评级展望为负面外,大公还表示将持续关注美邦高管变动以及筹划出售资产对其经营管理和信用水平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并及时向市场发布。

  "公司10月份有部分公司债到期回售,对短期资金面有一定压力。"美邦相关负责人在回应网易财经时说。不过美邦方面也强调,目前正值秋冬销售旺季,现金流情况良好,可用银行授信额度充足,"公司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同时,面对仍然亏损的局面,美邦方面也向网易财经强调了公司经营的另一个指标:"上半年总体收入稳步上升,直营和加盟的增长情况也呈稳健增长态势。",并因此认为"公司经营业绩好转"。

  不过,这并未得到业内的认同。多位零售行业分析师对网易财经表示,作为曾经的行业龙头,美邦正处于艰难时刻,是整个服装行业当前困境的缩影。"美邦的业绩不好,它以前的竞争对手包括森马、真维斯、佐丹奴等,业绩也不好。"

  疑出售子公司扭亏

  近期外界将美邦出售全资子公司华邦科创100%股权与其扭亏之间产生联想。华邦科创是目前美邦主要子公司中运营最好的公司之一。尽管尚不知具体出售价格,但出售总资产达1.48亿元的华邦科创所获得的收益,或许会让目前预计亏损1.6亿元的美邦减轻不小压力。

  美邦陷入疲惫的业绩状况,已经有些年头。净利持续下滑、库存压力沉重、互联网转型是压在其身上的"三座大山"。

  一直处在转型阶段的美邦,自2012年起净利润连续下滑。美邦2015年财报显示,营收较2014年同期下滑4.92%,至62.94亿元;利润暴跌396%,亏损4.31亿元。这也是美邦上市七年来首次亏损。

  2016年半年报,美邦的"成绩单"依然尴尬。数据显示,上半年营收30.74亿元,同比微增10.7%;净利润则亏损6019.08万元。尽管尚未披露第三季度业绩,但半年报已经预测1-9月业绩亏损,净利润将亏损1.6亿元。

  除了盈利能力上的艰难状况,美邦的库存压力依然沉重。事实上,不少服装行业人士在对网易财经谈及美邦时,第一印象均为"库存量惊人"。数据佐证了这种印象:2016年上半年,美邦的存货跌价损失达1.18亿元,同比增加约68%;存货周转天数也从2015年同期的149天上涨到185.26天。

  根据现行《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将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公司被标志成"*ST";连续三年亏损则将强制退市。这也意味着,美邦正面临着被"披星戴帽"的风险,而留给它扭亏的时间已经不多。

  这也导致近期外界将美邦出售全资子公司华邦科创100%股权,与其扭亏之间产生联想。

  事实上,美邦准备出售的华邦科创,是目前美邦主要子公司中运营最好的公司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华邦科创的总资产为1.48亿元,营收为9085万元,净利润达3160万元。

  尽管尚不知具体出售价格,但出售总资产达1.48亿元的华邦科创所获得的收益,或许会让目前预计亏损1.6亿元的美邦减轻不小压力。

  "拟出售的子公司华邦科创目前正在审计评估当中,相关进展请关注后续公告。"美邦相关负责人并未正面回应出售子公司与改善业绩之间的关联问题,但向网易财经传递了"目前公司经营状况正在不断改善"的信息。

  "公司品牌重塑渠道转型在2016年效果初显,在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美邦2016年上半年扭转了下滑趋势转为正增长。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68%。公司渠道拓展效果显著,门店数量也较上年末增加83家达到3809家。"该负责人说。

  不过,这种"经营业绩好转"的说法,并未能得到业内认同。 "零售行业的业绩状况,更为直观的数据是同店销售额(Same Store Sales),就是以销售店开了至少一年为前提,是指同一间销售店在相同时期下的销售额。因为如果只是比较总销售额,随着门店数量增长,总销售额的增长并不困难。"资深零售行业分析师、无时尚中文网创始人唐小唐对网易财经分析,"比如以前有40家店,现在有200家店,那么总销售额能增长多少?而这并不能说明盈利能力、回头客、品牌认知度等问题。"

  尽管美邦方面并未披露同店销售额这一指标,唐小唐表示,"依我对行业的把握,一般认为美邦10%左右的销售增长,它的同店销售增长不会超过2%。整个行业状况是比较低迷的。甚至像优衣库这样的品牌,也在面临盈利下跌的情况。租金成本涨了、人工涨了,同店销售额却没有涨或者是说微涨,那么盈利能力其实是在下降的。"

  前服饰首富兴衰史

  如果追溯企业发展史,在业内人士看来,2008年上市、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之时,美邦的危机已然降临。回顾周成建接受媒体采访的记录,至少在2008年美邦鼎盛时期,对于国际品牌的竞争,他并未有足够重视。

  感叹美邦的尴尬现状,绕不开的是其掌门人周成建。

  现年51岁的周成建,于1994年初创公司。2000年初美邦将总部从浙江搬迁至上海,并于2008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09年、2010年,周成建两次登上中国内地服装首富。这是美邦曾有过的一段"顺风顺水"的时光,也是大部分国产服装品牌的好时光。

  曾经,印着诸如"Meters/bonwe"标牌的衣服,一度是诸多小镇青年心里的"名牌"。"我九十年代末上大学那会儿,我们安徽芜湖那样的小地方,没见过阿迪达斯、耐克,但是美邦、真维斯、以纯、安踏、波司登都能看到。国产服装品牌早期的渠道做的比较好,加上都到央视打广告,品牌认知度一下子就起来了。"作为研究了国内外服装品牌十多年的业内人士,唐小唐感慨,"那时候人们做生意的渠道也少,美邦这样在央视大平台打广告的品牌,去各地招加盟代理非常容易。这是导致这些品牌当时发展迅速的原因。"

  加盟店的模式,曾经被美邦引以为傲地称为是"借网捕鱼"。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考虑到门店租金、 装修、人员工资、税收等投资巨大,美邦采取特许连锁经营策略,根据区域不同,每年分别向加盟商收取 5万至 35 万元的特许费,"与加盟商共担风险、 实现双赢"。

  这为美邦的门店规模带来了几何级数的增长。从1995年至2003年,美邦在各地的专卖店数量从几十家飙升到1100多家。而顶峰时期的2012年,美邦的门店数量高达5220家。

  2008年8月28日,美邦成功在深交所A股上市。上市首日,股票即逆市大涨51%,周成建及其女儿的身家合计超过160亿元,成为中国服饰业"首富"。

  而两位赫赫有名的企业家——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和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更是为美邦的上市增光添彩。据称,王石一直是周成建的好朋友,牛根生则是周成建长江商学院的同学。两位彼时担任了美邦的董事。

  2008年,美邦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4.74亿元、5.88亿元。此后营收及净利润双双大涨,直至2011年达到顶峰值——营收99.45亿元、净利12.06亿元。

  如果从数据上来看,2011-2012年间是美邦发展史上的一个"拐点"。这一年,美邦遭遇了上市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深陷财务造假的传言中,一度导致股价暴跌。

  2011年年底,美邦被媒体曝出25.6亿库存压仓。当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普遍亏损或利润下滑,美邦2012年半年报公布的数据却显得很"华丽":营收增长21%,净利润增长15%,并且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消化了8亿库存。但随即媒体指出,周成建及其亲属控制的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贡献了美邦部分业绩。

  而如果追溯企业发展史,在业内人士看来,2008年上市、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之时,美邦的危机已然降临。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大搞基础建设,国内经济发展很快,消费能力也迅速跟上。像美邦这样的品牌发展非常繁荣,但这个时候国际品牌也进来了。这就意味着,原来美邦、森马、真维斯、佐丹奴这些只有几个品牌之间的竞争,一下子有了大量的国际品牌的竞争,产品、营销一下子没了优势,整个服装行业都是这样。"唐小唐分析,"而这个时候,恰恰是这些国内品牌因为前几年繁荣发展之后,开始大肆扩张的时期。急剧扩张之后,遭遇外部夹击,导致了溃败。"

  事实上,回顾周成建接受媒体采访的记录,至少在2008年美邦鼎盛时期,对于国际品牌的竞争,他并未有足够重视。当时周成建曾对媒体说,"虽然众多海外的大众时尚品牌进驻中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消费观,但相比美邦,他们还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研究,或者说还缺乏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另一个更为凶猛的压力来自于互联网。资深服装行业分析师马岗对网易财经分析:"美邦所处的可以说是偏休闲和跨时尚的板块,它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比如H&M、优衣库等;同时从价格上讲,整个互联网的服装品牌都是它的竞争对手。因为美邦所处的价位大概在300元以内,这是整个互联网服装卖得最好的价格带,而服装行业又是电商化最彻底的行业之一。这对美邦服饰的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

  互联网转型前景未明

  "整个服装领域是受互联网影响最彻底的,而美邦在这方面的动作实际上是不够的,它目前互联网化的程度,不足以去抗衡互联网对它的营销。如果它能够彻头彻尾改成一个互联网的零售公司,估计业绩可能不会这么惨淡。"马岗分析。

  美邦在2010年踏上互联网转型之路。相比较其他同类服装品牌,美邦在互联网转型上的举措可谓行业"先驱",但效果并不理想。

  2010年12月,美邦上线电商平台邦购网,此举被认为是美邦在互联网转型中的"首秀"。消费者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在实体店内扫码消费,也能实现线上购物和线下退换。遗憾的是,邦购网运营还不到一年就草草收场,美邦为此投入的6000万元打了水漂。

  酝酿了两年之后,2013年10月,美邦宣布启动O2O战略。为了打造线下体验店,美邦关闭了一些加盟店,增开了1000多家直营店。美邦还试图将城市特色和店铺主题结合起来,引入"一城一文化,一店一故事"的理念,构建情景式购物。此时,独立运营了两年之久的邦购网也重新回归到公司体系内,全力配合周成建的O2O战略蓝图。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美邦打造的体验店看客寥寥,O2O试水成效并不大。

  2015年11月21日,美邦非公开发行股票42亿元,用于"智造"产业供应链平台、O2O 多品牌销售平台及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中心的构建。

  在这场互联网转型之战中,周成建的儿子周邦威,作为年轻一代的力量走到台前。

  2015年,周成建和周邦威共同发布"有范"App。而针对这款APP的推广,美邦依然选择烧钱:连续两季高调冠名互联网选秀节目《奇葩说》,并且在2016年夏季让明星李易峰代言。但从市场反应来看,结果并不理想。根据2016年3月媒体报道,"有范"App当时的下载量仅有37万左右。

  马岗向网易财经表示,美邦在推进互联网化的改革过程中,仍不足以去抗衡互联网对它的冲击。"整个服装领域是受互联网影响最彻底的,而美邦在这方面的动作实际上是不够的,它目前互联网化的程度,不足以去抗衡互联网对它的营销。如果它能够彻头彻尾改成一个互联网的零售公司,估计业绩可能不会这么惨淡。"马岗分析,"通过O2O关掉一些店,其实这是传统零售调整的方法,并不足以支撑它的业绩的增长,这种动作太过于小了。"

  "国内服装电商的盈利模式实际上存在着天然的缺陷,由于消费者被培养了在淘宝、天猫此类电商平台上消费的习惯,基本很难扭转向商家自营的电商平台上消费。"唐小唐也向网易财经指出,"美邦把商品放到网上是为了清掉库存,但它的传统渠道都还亏损,放到网上卖就能不亏损吗?而在如淘宝、天猫这类电商平台上,商家不仅要向平台交佣金,加上网上的营销费用,跟在实体店面销售的成本并无差别。"

  与此同时,唐小唐甚至认为,一些国内服装行业上市公司所做的互联网转型,颇有"市值炒作"的嫌疑。"根本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支持这些公司有这么高的市值,这是泡沫。大家都不是在专注于零售业本身。"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连续多年净利润下滑、库存高企之后,美邦的股价在2015年股灾期间却一度飙升,最后引得深交所发出问询函。与此同时,美邦董事长周成建牵涉徐翔案,以及2016年1月周成建和美邦董秘涂珂一度"双双失联"的传闻,引发资本市场广泛议论。

  令人回味的是,在2016年年初关于周成建"失联"的传闻出现之后,有人回忆起之前他此前演讲时做的一次检讨。周成建说:"我觉得过去十年的确让自己错位了,让自己'出轨'了,没有专心专注围绕这个产业、专业,真正用工匠精神做好一个裁缝,所以被市场抛弃。但我坚信,这个抛弃是阶段性的,让我更加清醒、认真地思考,更加努力做好一个裁缝。"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网易财经赵妍 梁耀丹,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