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里子比面子重要 互补比跟风重要

新金融观察 张沙莎   2017-03-20 14:39
核心提示:相比门店关与不关的问题,关于大润发“卖”与“不卖”的问题似乎更被外界关注。

  从此前的被收购乌龙到如今的关店声再起,大润发(需求面积:20000-22000平方米)似乎从来就不缺新闻。话题风暴口下的大润发如今到底是何种模样?带着这样的问题,新金融观察记者独家专访了大润发董事长兼飞牛网首席执行官黄明端。对于关店、收购传闻及新零售等当下热点话题,黄明端一一作出了回应。

  关店:里子比面子重要

  再过几天,大润发上海港澳店将正式关闭。届时,大润发难免会被烙上连关两店的标签。这是继去年10月因山东潍坊潍一广场店关闭打破进军大陆市场19年来无关店记录后的又一次“面子”受损。

  自1998年7月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大润发在大陆地区一直维持着不关店“神话”。即便是在同行们动不动就关上几家甚至几十家的背景下,大润发也一直未曾“随大流”。

  也正是因此,去年潍一广场店关闭这个看似常态的动作深深刺激了外界的神经,大润发“神话破灭论”一时间甚嚣尘上。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关掉第二店甚至有可能在未来关掉第三店、第N店的大润发没准会被解读为跌下“神坛”。

  继续关店,这并不是危言耸听。除上海港澳店外,另有两家大润发门店物业即将到期,是否续约仍是未知数。

  一般来说,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单店经营状况是否良好,二是租金上涨幅度是否在大润发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任何一个条件谈不拢,门店都将以关闭收场。

  当然,这样的关店,错不在大润发。坦白来说,大润发的关店数量已经是同业内最低且主要原因都在物业,但现实的残酷在于,如果接连关店的新闻开始频频见诸媒体、公司是否走下坡的质疑时不时被摆上桌面,对一个常年被捧的对象而言,恐怕还是难免尴尬。

  好在黄明端对此似乎看得很开。“有人问过我会不会因为"面子"的问题不关店,我们更注重"里子",不会为了"神话"不破灭就不去关掉没效益的店,而是要看门店本身的经济效益。”黄明端坦言,按照大润发现在的规模,每年减少一两个门店是很正常的,“但这不是坏事。如果是负的现金流,留着它只会增加负担,那关掉就比开着好。”

  合作:互补比跟风重要

  相比门店关与不关的问题,关于大润发“卖”与“不卖”的问题似乎更被外界关注。

  从最初被传出售,到大润发创始人、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表态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三家正在与大润发洽谈,再到绯闻对象否认并另“娶”她人、高鑫零售发公告澄清,一出“闹剧”下来,事态终于明朗——不卖。

  那么,寻找第三方平台合作,这就成为大概率事件。

  黄明端坦言,大润发不是没考虑过自己来打通新零售。如果自建系统,线上任务自然主要是交给飞牛网来承担。虽然飞牛网每年都在增长,但至今仍旧亏损也是不争的事实。

  “经过这几年,我们认为如果单独自己发展电商,时间上稍微晚了一点,而且引流成本也太大了。”黄明端表示,未来线上线下融合是必然趋势,大润发现在最需要的是线上平台的流量。

  “所以我们不排除寻找第三方平台合作的可能,但目前都是初步接触,并没有谈到具体的程度,关于合作方式,比如是找个第三方来投资还是彼此换股,都言之过早。”黄明端表示,大润发目前并没有找到具体的对象。

  在他眼中,理想的合作对象应该是和大润发之间能够形成互补、达成深度合作,并在融合后能达到更好效果的第三方平台,而不仅仅是纯粹业务的浅度合作或者盲目地为了合作而合作。

  未来:做事比目标重要

  寻求线上线下融合的背后,是企业对“新零售”的实践。

  事实上,早在“新零售”概念诞生之前,大润发关于“新零售”的动作就已经展开。飞牛网线上接单、大润发门店线下出货,这其实就是所谓“新零售”的基本雏形。

  数据显示,飞牛网2016年商品交易总额达21亿元,较2015年翻一番,其中O2O的交易额约占29.1%。去年参与O2O项目的门店共有36家,O2O项目贡献的销售额占参与门店总销售额的6.4%。

  “今年(参与O2O项目的门店)会扩大到300多个店,每个店都会参与,我们叫同城速配,今年五六月份会推出;四五月份还会推出急速达,商圈内的顾客可能有一些急需商品或者生鲜商品,我们一小时就可送达;另外还有一个类似于盒马鲜生概念的飞牛优鲜,大概五六月份会推出。”黄明端给大润发接下来在O2O上的新尝试一一列出了时间表。

  那么,密集推出新项目的一年,大润发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谈到这个问题,黄明端爽朗地笑了。

  “我们不能对外谈太具体的目标,但我们内部肯定是有。如果从去年来讲,我们业绩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是同比增长的,利润也是同比增长的,所以去年不错,今年成长还是可期的。”

  显然,黄明端留住了悬念,也留出了余地。相较听多了的各种号子,这也许反倒让人觉得踏实。毕竟,“新零售”到底什么样子谁都给不出明确答案,无论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零售企业,谁都在摸索,甚至在试错。所以,一切交给时间,答案终会揭晓。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新金融观察 张沙莎,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