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运营中心    商务中心    交流中心    赢商通    赢才网    订阅《赢商周刊》
 
 
 

  咖啡这一舶来品在有着几千年饮茶历史的国度蓬勃发展让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有人分析,它们实质上是在中国从头打造了当代的咖啡文化。
  从速溶咖啡到商业咖啡,再深入到精品咖啡,虽然美系、欧系、韩系等咖啡连锁在福州风生水起,但是本土原创品牌的力量却也不容忽视。在一众国外品牌中“杀出重围”,青咖啡以“精品咖啡,精致生活”的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在仓山金街的一端,一座玻璃外墙的方形盒子透露出浓浓的复古气息,浮雕效果的“青咖啡”和标识简洁利索,一大波的绿植鲜艳欲滴,黑红两色的露天座椅和创意十足的宣传告示博足眼球,只站在门外,就不禁开始浮想联翩,揣摩内部的“景色”将带来多大的惊喜。

  推门而入,360度全开放的环形中央吧台颇具震撼感,似乎是在宣扬自身对于品质、对于技术的底气和坚持。上下两层的空间格局,楼上楼下,每个角落、每个区域都各有特色。或是边角的宽敞长桌,或是暗处的沙发、软椅,或是二楼隐蔽私密的玻璃隔间,青咖啡好像要集纳众生一般,无论是谁在这里都可以寻找到对味的选择。

  和三坊七巷店不同,青咖啡的这家店面以黑色、棕色等暗色系为主,吊挂式工业照明吊灯、爱迪生艺术灯泡、各式铁柜和工业置物架塑造出一股浓浓的美式工业风。铁框玻璃窗的设计,既很好的隔断了空间,又烘托出工业感的氛围。黑板涂鸦,小清新墙纸装饰,特别的抱枕,在昏暗的灯光中,在空灵的音乐下,青咖啡不单单只是一家休闲、放松的咖啡馆,更是捕捉场景、还原美学的精神享受场所。

  除了宏观视觉上的精心设计,青咖啡在细节处理上也异常用心。“我们铁框焊接的接点都是光滑的。”青咖啡的发起人之一熊猫表示他想要做的是小而精、有内容的品牌,因此即使是菜单的设计都别出心裁,以报纸的形式,对各种咖啡和各式菜品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哪怕是对咖啡没有太多概念的生客也能迅速get到新技能。

  在青咖啡的理解里面,咖啡是耀眼的,是酷炫的,是美好的,所以全店的任何角落都可以观赏咖啡师制作咖啡的过程;对熊猫来说,咖啡是一种新的时尚美学,是有内容的,所以每一家店都采取不同的风格,意图吸引不同的人群关注到精品咖啡。

 
 
  早在宝龙城市广场开业之时,熊猫就已经萌生了经营一家咖啡店的想法,但当时一方面对于咖啡的知识储备不够,另一方面对于咖啡市场的情况也不甚了解,除了放弃别无选择。
  从2006到2012,熊猫不断地接触咖啡,了解咖啡,全心研究行业和市场。他坦言直到手上的知识和资源都已经成熟,他才愿意重新开始咖啡店的计划。   
 

  2013年6月,青咖啡的首家店面——三坊七巷店开业,以精品咖啡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青咖啡引发了榕城的“咖啡热潮”,一度被誉为福州最文艺最好喝的咖啡店。对于熊猫和他的伙伴来说,这个结果是意料之外的,却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他们为了青咖啡已经筹备了六年之久。

  “如果只是卖位置的咖啡馆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做有内容的,而精品咖啡就很有内容。”熊猫称福州所有的咖啡馆自己都喝过,甚至到厦门、上海、北京等城市进行了多次的考察。

 
 

  对市场的彻底调查,对行业的深刻洞悉,这似乎是青咖啡“一炮而红”的关键,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背后对品质的苛求。“不同产区、不同批次、不同处理法的咖啡豆口感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熊猫表示青咖啡的所有材料都是当季最新鲜的,烘焙也是如此。在青咖啡,单品咖啡推出后14天基本就停止售卖,意式咖啡短则20天,长则一个半月也就撤掉了。同时熊猫强调咖啡豆是会被氧化的,每天的空气湿度不一样、温度不一样,这会导致咖啡的口感每天都不稳定。为了做出极致的味道,青咖啡的咖啡师必须熟知它原本的味道,试喝之后如果存在偏差就要不断的调整。

  在熊猫看来,精品咖啡与商业咖啡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美学的体现,不仅需要咖啡师格外注重细节和卫生,连拉花都要计算着时间。

 
    由于精品咖啡对设备,对水质,对温度的要求都很高,稍微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口味的差别,从消费者的体验感角度出发,青咖啡不愿意像一些咖啡店一样随意零售咖啡豆。

  “我们非常注重消费者对精品咖啡的良好体验,我们希望分享精品咖啡对我们带来的感动。我们会定期举行分享会等活动,当我们的客人对精品咖啡有一定的认知时,我们才考虑零售给他。”熊猫坚定地说。

  “用一杯咖啡的钱带你环游世界”,青咖啡对品质的苛求在原料上,在杯具、器皿上,更在咖啡师上。据悉,一个不熟练的咖啡师可能半个小时都无法做出让熊猫满意的拉花。他笑称喝咖啡喝的最多就是自己,一天10杯都不能算多。

 
 
 

  距第一家店开业一年半后,青咖啡的第二家店落户在了仓山万达,对此熊猫解释为“契机”。他透露,早在筹备青咖啡首店时,十家店的规划就已经有了,因此他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构建青咖啡的体系和团队。“一家店和两家店是一个质的变化,店面不能靠人管理,而应该是体系。”

  在青咖啡,没有很严格的咖啡师和服务员的区别,即使只是负责外场,服务员也要接受好几个月的培训,其层级如果放在一般咖啡馆几乎等同于咖啡师。熊猫表示青咖啡的员工是分星级的,星级的考核跟咖啡知识、技能与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从一星级到六星级,以四星级为分界点。“四
星级以下的只能负责外场,四星级以上的才可以调制咖啡。”
同时,青咖啡采用内部星级培养模式,四星级以上的培训四
星级以下的,如此循环输出,人才源源不断,为品牌的持续
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团队基础。

 
 
 

  “咖啡+餐”已经成为现下咖啡馆的普遍模式,然而熊猫对此却有更多的想法。对青咖啡来说,所谓的“跨界”并不是简单1+1,这个“1”可以是餐,也可以是无限可能。在坚持品质的前提下,熊猫表示花艺、精酿啤酒等很多跟咖啡没关系的东西也可以出现在青咖啡,成为那个“1”,但是最多也只有“1+1”。

  无论咖啡之外是哪个“1”,青咖啡的宗旨是两个“1”并行不悖,强强联合。熊猫解释大多数咖啡馆的跨界都是借用其他的“1”来弥补店面的盈利,而青咖啡要求两者任一都能有强大的竞争力,都能独立担当起门面。两个联合起来,就像一部偶像剧,需要男主角,也需要女主角,配合的好,相得益彰。

  从小桥流水的三坊七巷到人流如织的万达金街,青咖啡用一杯地道醇香的精品咖啡诠释着生活的美学,改变着那些它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