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走江湖】
地产企业关注下的社区商业

  近期,与多位朋友聊天,“社区商业”、“住宅物业”、“云平台”、“大数据”“增值服务”、“智慧社区”,这些词语不断出现在话题中。在大多数商业同行关注购物中心、体验商业等等“高大上”的专业问题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在地产公司工作,也就有了商业与地产企业的跨界思考,“社区商业”与“住宅物业业主”以及“住宅销售”有了更多的关联,对我们生活的家门口的生活元素有了更多的关注。

  地产企业为什么比以往更加关注社区商业?

  在我看来,地产公司关注社区,归结来看,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关注住宅售后的服务,小区的形象,业主的口碑,并由此而形成的无形资产增值;二是更有“人文精神”的企业,在上述意识的同时,更多关注的是住宅背后的用户,也就是业主人群对企业的忠诚度;忠诚度体现在哪里?业主替我宣传我公司的产品,并形成市场共识,同时直接介绍朋友来买我公司的房子,实现精准营销。

  2014年,地产公司整体销售不佳,促进了地产公司的转型与思考;以上两种地产公司关心社区的目标的实现,提高业主对公司的“粘性”,需要地产公司通过住宅产品对业主的服务,由销售前、销售中,向销售后延伸。这种延伸,正从过往的客服中心,过渡到物业公司;而物业公司的专业物业服务因住宅价格高起而物业管理成本增加,则需延伸到社区增值服务增加收益,增值服务成为“金猪”,社区商业由此而成为地产公司的关注热点,而从企业管理层面,商业部门与物业部门的整合成为关键。

  社区商业自身的特点是哪些?

  纵观城市商业发展,商业形态多为区域性的综合体和购物中心,但这是立足于城市的整体规划而言,当我们将视线拉回到脚下某个区域时,不难发现,社区商业才是最写实的。

  社区商业,家门口的商业,生活必须,涵盖的内容细小繁杂,却是最贴近生活的,商业业态多多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带有即时性、便利性消费特征。因而,社区商业的品质时时牵动着社区住宅的品质,乃至整个城市商业的品质。社区商业其实是整个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小、多却不可或缺。

  相对于购物中心的集中、约束、规范和品牌化,社区商业则更具自主性,虽然规范经营较弱些,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商业就能相对活跃许多,尽管“草根”,但是自由;少了些束缚,往往也多了些宽容,从而也有了更多的惊喜,培育出一些新的东西。这些“毛细血管”的良性发展,丰富了城市商业的业态,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从某个程度上看,它们更能体现城市的风范和气质。

  目前,多数社区商业往往是通过住宅底商等形式自然形成的。在底商售卖之后,就由业主方自主招商,容易出现一个严重问题——业态凌乱。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业主方关心的是租金,而非业态的合理性,所以“价高者得”,则成为业主方在选择经营商家时遵循的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的操纵下,原始的社区商业呈现出的便是凌乱无序。而这种业态布局若要形成一定的规模或有序经营,则需要一个自然淘汰与自我修复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对社区、城市都需要耐心。

  除却住宅底商,当前社区商业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社区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包含了部分集中商业和部分街铺。街铺基本销售,而集中商业会自持。这种模式通过销售型的街铺来吸引人气,集中型中心来聚集消费者,改善了底商全街铺的杂乱无序,但同样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合理布局以及高价与低价搭配的问题。

  作为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社区商业面临的问题“再小都是大”,“含金量”虽高,但开发者如何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掘金者”,却是让地产商们头疼的难中之难。

  地产企业对社区商业的长期关注与投入势在必行,同时其必须是一个善于整合的引导者,才有利于地产企业长期价值的实现。

  当今社会是个开放、包容的社会,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更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降低了信息沟通成本。在平台战略与互联网思维下,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搭建一个业主、商家与服务公司三者共有的社区公共管理运营平台,搭建线上和线下平台,全方位整合社区功能与业态资源成为社区运营的必须且急迫。需要地产商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完成,以赢得业主的信任与支持。

  社区商业不同于区域性的购物中心,做好社区商业,理念先行,也就是说地产企业必须脱离地产开发短期快速实现销售利益模式的观念束缚;原子弹爆炸式的能量释放,必须让位于核电站式的持续有效控制下的合理释放。在社区商业里,地产商不是单纯的开发者,更要肩负起社会引导责任,引导商业业态的合理布局,把社区的商品和服务有效结合。

  在社区,为业主服务,有两类,一类以基础物业服务为主,一类以增值服务为主;前者是基础,基本的物业服务功能必须满足;后者,围绕家政、家庭生活必须,以及其他个性服务需求,是惊喜,增值空间巨大。

  另一角度来讲,业主对物业公司的信任,物理基础是住宅,被动接受管理;但更重要的人性基础是服务。服务,是赢得广大业主的信任的关键。或者讲,只有通关物业公司的基础服务提升,才能在初期,增加广大业主对你搭建的客户平台的“粘性”,也才有机会再增值服务的空间中,实现长期价值。要实现长期价值及具体利益,现有大多数物业公司的经营模式需要变革,是需要我们在当今社区商业中必须要有的思维方式。

  现在很多社区商业已经开始试水O2O,比如小区里卖鸡蛋,要做到从农场直接到家里,只需要商家租个店面就能实现,订货则通过线上,手机APP或者微信来实现。但这只是初步的、分散、缺少信用保障,缺少平台支持。而通过地产企业以及其物业公司商业公司搭建的平台,有机会改变上述问题,并通过整合社区商业与服务资源,更好的做好增值服务,从而更好的赢得业主的心。

  “小而美”的社区商业作为城市商业的新掘金地,业界纷纷指认其为商业地产的新蓝海。然而,在火热的背后,社区商业的真实面貌却鲜为人知,究竟社区商业有多“美”,这种有别于区域性购物中心的商业模式,催生了许多新事物,但也依旧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区商业异军突起,让越来越多的地产商意识到,借助平台战略、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提升整体物业及社区管理水平,更多关注民生需求,方能占据城市商业的一方土地,也才有利于企业长期价值的实现。

邢啸冬邢啸冬
融侨集团资产运营中心 总经理
商业及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专家,拥有近20年大型商业零售集团及商业地产集团高级管理经验,对商业及商业地产项目总体策划、招商、后期运营管理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经验。